海边小说屋>奇幻玄幻>汉当兴 > 第九十八章 灵魂拷问(补欠章)
    “少主所言中,尽显无视雒城之意,建议绕道袭取成都。然而少主可曾想过,这雒城因何会成为我军前行之必要阻碍,刘璋刘季玉又在雒城安排如此大军驻防?”

    诸葛亮说话就很有水平了,没有直接点出刘禅计划中的错漏,而是进行反问。

    这样既能让刘禅深思其中的问题,又能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果然不愧是为人师者,这种时候也能顺便教学一番……

    可刘禅要是连这些都想不到,他还提出这个计谋做什么呢,不是平白给自己找难看吗。

    故而对于诸葛亮的反问,他自然是早已在心中准备好了腹稿,就等着这个时候拿出来。

    “先生所言不错,雒城地处绵竹与成都之间,东为山脉密林,西为数县阻隔且一样山道难走,所以我军想要尽速抵达成都之下,便是要拿下雒城,从这条众人皆知的捷径走!也正因为是众人皆知,所以刘璋才会让其子刘循驻兵防守,也才会有刘循严防死守之下我军攻城不利的现状!”

    刘禅说的都是事实,可诸葛亮听的却是眉头渐起,因为他从刘禅的语气当中,听出了那么一丝丝的不以为然……

    大军行进至此遇到阻碍不得存进,本应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但刘禅却摆出如此样子,而且还提出这般在他看来错漏百出的计划,简直是小儿之言可笑至极。

    然刘禅毕竟还是少主的身份,诸葛亮虽然皱起了眉头,却也没有直接开口呵斥,身为人师当以引导教育为主,强行扭转让人改变思路,只会扼杀其聪慧才智。

    所以诸葛亮觉得自己应该在委婉一些,将道理跟少主刘禅讲的明白点,这样或许就能让其收起自己那个可笑的想法,转而老老实实的想办法去解决眼下雒城的难题……

    可还未等诸葛亮开口呢,刘禅却踩着这个点又说道“禅听闻,先生提出对雒城施行断水之法,然后结合季节之变化让其不攻自破,却因为各种问题而陷入争辩之中?”

    “不错,却是如此……”

    被人打断话头,诸葛亮显然是有些不自在,但却是被刘禅的问话给吸引了主意,直接点头承认了。

    “如此可笑之行径,在禅看来简直天真无比!”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皆惊,就连一直看戏的刘备都有些觉得莫名其妙,以为自己这宝贝儿子是不是疯了,不然怎么如此的撕破脸皮当众贬斥军师的计划……

    只是刘禅自有其考虑,说出这话就已经想好了结果,自然是有办法应对“在禅看来,断其水为下策,于水中投毒为中策,征集赴死勇士烧毁城中屯粮之所并于水中下毒,方为上策!此三策皆需要大军围城来配合,如果行以上策之法,禅敢保证,这雒城不出一二月便可顺利拿下!”

    刘禅这话看似是冲着刘备说的,但实际上听到最真切的却是他面前之诸葛亮。

    然而事实证明,能忍一时却不一定能忍一世,只在于有没有被刺激到心中的底线和那根最重要的神经。

    很显然刘禅此番话直接让诸葛亮炸毛,当即羽扇一指,语气略带严厉之色的呵斥道

    “少主怎可行此狠毒之策!这益州已为主公内定之物,雒城哪怕再怎么耗费时日才能攻克,也一定不可施展狠辣阴毒之手法,否则于主公仁义之名不利,于我军大义之师不合,更是会对主公将来掌控益州有着巨大的损害,如此隐患极大的计谋,少主因何要献出!”

    诸葛亮都能够想得出断绝水源,又怎么会想不出投毒断粮将城中之人活活围困致死的办法来。

    只不过主公刘备以仁名显世,再加上如此行事更是利弊平衡,甚至于长远而谈弊端远大于收效,所以他也仅仅只是提出了一个开头而已,还十分的后悔,也正因此跟庞统法正陷入争辩当中。

    而庞统,自然也能想得出诸葛亮计谋后面的延伸版本,但他同样是聪明人,自然知道其中的问题所在。

    眼下先是顺着诸葛亮的意思来,如果能够说动主公动用此计,那么一切都是好说,到时候庞统自然会顺理成章的提出后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