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历史穿越>太傅很忙 > 第七十七回 列侯陈豨
    “凡是这简上有的名字,你都要保证他们一个不漏地跟随大军回到彭城,此事若成,我们此行才算毕功!”项本对刘涌说。

    刘涌的注意力却都被吸引到简册上,一时并未对项本答话。

    这副竹简算得上详细清楚,刘涌能想得起来的,刘吕两家的后人子弟果然都册上有名,还有不少他从来没见过的名字,也一一记下册上标注的关系和地位。

    而看到其中一个名字时,刘涌不禁大讶,失声道:“陈豨?”

    项本挑下眉头:“刘帅认得这位陈将军?”

    刘涌微微点头。陈豨算是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的典型反革命分子,整个史记文本中,涉及他的内容没有别的,全是造反记录,只在功表里略略记述了他曾经的功绩。而细品其功,却很引人嗟嘘,陈豨的功业相当了得。

    项本皱眉道:“七伯看过此简之后,也曾嘱我注意这个陈将军,没想到刘帅久居彭城,竟然也对他有所了解。”

    刘涌哑然,点点头说:“这个陈将军相当了得,随汉王西征伐秦,功绩卓著,入关时已经获封侯爵。”

    项本闻言一讶,笑了笑:“侯爵……”

    汉与西楚,现在是两个王国,爵等上面当然不太好作比较。但项本自述他之前没有什么军功,如今各国奉行的都是军功论爵的制度,无论王子庶民都是同一标准,项本即便是王弟,没有军功也一样没有爵位。即便把萧县剿匪的功劳都算到他头上,目前的项本最多也不过扒个卿爵的底沿,距离侯爵,实在相差太远了。汉国的侯爵再水,能获侯爵的人,也不会是易与之人。项本估计万没想到,这样一个人会窝在沛县这个地方,自然要稍稍吃惊。

    追随刘邦攻秦入关,到了霸上就获封侯爵的,寥寥可数,只有曹参、周勃、樊哙、周惞、郦食其再加上陈豨六个人而已,其中郦食其还是个儒生谋士。故而“曹樊二周陈”五人,可以说是刘邦击秦时期名副其实的五虎上将。陈豨在刘邦军中的地位自不必言。

    刘涌前世读史,细察刘邦诸将情况时,也曾感到奇怪,陈豨立了这样大的功劳之后,却没有跟随刘邦一起进入汉中的记录。跟随刘邦攻秦的臣下,基本都有入汉的记载,没有随行入汉的极少,陈豨便是其中之一。依着面前的竹简所载,陈豨是和吕释之一起回了沛县。

    项本吸口气,有如自语一般缓缓道:“这么说,沛县真正厉害的人物,该算是这个陈豨了……那么,”转念道,“吕释之的爵等如何呢?”

    项本显然在奇怪,有着如此高位爵等的人竟然会在沛县,而且并不是首领。

    刘涌闻言讶然看向项本。相较于张良对项羽阵营中众将士了如指掌,项羽这边的人对于刘邦的人才结构,竟然所知如此之少?

    看着项本仍带些稚气的面庞,刘涌又感恍然。想必张良知道的那么些东西,也不会全都告诉给刘邦阵营里的普通武将们知道。项本毕竟年纪还轻,不可能分享得到那么多的信息。如果现在面前的人是范增,想必就不会有这么一问了。

    再加上汉相较于西楚,属于弱小国家,西楚将领对汉的了解相较于汉将对西楚的了解,自然更少一些。只怕现在西楚国人对齐国的了解都要多于对汉的了解。如同清末时候,日本人因为长期关注中国,而大多对中国各个方面有一定认识,但当时的中国人却对日本认知极少。

    诸多的天朝上国,也往往因为这样而败落。

    刘涌摇头道:“属下也是不知。但属下知道一个事情,就是吕释之的大哥,叫做吕泽的,却是随汉王入了汉中之后才得以封侯。吕泽击秦之功极高,在霸上的时候尚不得封侯,遑论他的弟弟吕释之了。”

    项本微微点头。这时代军职与功爵两条线,虽然大体相符合,但也难免有相错的时候。皇亲国戚毕竟还是皇亲国戚,陈豨功高,不等于就真的可以在军中职位上凌驾在吕释之之上。如果军职完全依照军功来定,那么也就不用指望会出现,寸功未建的韩信得以封坛拜将的事情。只是陈豨随同吕释之一起回到了沛县,说明刘邦对吕释之回师拱卫沛县一事,还是极为重视的,竟然派遣了一个如此有份量的人物随行。

    项本问:“陈豨原籍哪里?”

    刘涌一怔,细观项本,点头答道:“应该是宛朐。”

    刘涌之前读史注意过这个地方,陈豨在刚开始造反时,在宛朐拉起了一支五百人的**武装,宛朐算得上是秦末起义值得标注的革命火源之一。

    从项本寒芒微亮的眼睛里,刘涌多少读出了他的一些心思。以项本求才若渴的性子,一定对陈豨起了念头。既然项本要把吕释之的部队一股脑都收了,陈豨自然也包括在其中。如果项本能把陈豨收归到自己手下,当然如虎添翼。以项本对军将一职势在必得的气势,他这次沛县迎婚之事完结后,以军将的地位想收纳陈豨,倒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