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霞一点儿不含糊:“我冲的就是孩子落户口,好上学。这儿要真跟市中心一样热闹,告诉我五万块钱两层楼,我还不敢买呢。谁知道是不是坑我?”

    王妈妈吓了一跳,赶紧摆手:“可不能,银行哪能坑人啊?这是国家的地方。”

    陈凤霞笑了笑:“这哪儿都得算成本啊。银行也不可能做亏本买卖,人家定的价,起码得把本钱赚回头。就算是内部房子,给员工福利,那也不能贴太多。”

    车上的人纷纷点头,感觉郑明明的妈妈说的的确有道理。再这么看外头荒凉的农村景象,大家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是啊,就是回老家村里头盖楼房,没个几万块钱也拿不下来呢。

    两辆大巴车前后脚开进了灯市口的别墅区,等人进去了,大家的感观又发生了变化。

    哎哟,这个房子真不错啊,可不是农村能盖出来的楼房。

    要怎么说呢?看着就洋气。这前头是什么呀?有假山,还有喷泉,中间立着的那个小孩光着屁股,瞧着跟市民广场的孩子长得一个模样。

    农村盖房子,哪个会搞出这种花样来?

    还有房子的结构,往那边一站,就是个别墅的样子,跟电视上的模样瞧着可真像。

    家长群体里头也有建筑工,看到别墅的时候就恍然大悟:“哦,我晓得了,我在这边做过工。听讲这个房子是找专家设计的,按照那个什么美国人的房子来盖的。”

    陈凤霞趁机点了一句:“好像是那个《成长的烦恼》里头一家人住的别墅。我听银行的人讲,当初就是按照那个模板来的。”

    她这么一说,大家眼睛再看过去,感觉的确像是那么回事。

    这个年代,《成长的烦恼》可是电视台的复播神剧。只要一放暑假,电视里头就会飘着“搜米钙”。

    就算大人没空跟着一集一集的看完,总归也会扫几眼。人家那房子的确好看,瞧着就很高级。难怪是医生跟记者才能住进去的别墅。

    听说美国的医生可有钱了。

    陈凤霞看大家的热情又开始高涨,不由得暗自松了口气。

    摸着良心讲,她真希望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所有学生家长都能在这儿买栋楼。

    同样是进城打工的人,她太明白他们的孩子上学有多不容易了。

    上辈子,这里的绝大部分人也跟自己一样被迫将孩子送回了老家读初中。甚至情况更糟糕的,就是孩子念完了小学就没有继续升学,稀里糊涂的,也就混成了农民工。

    即便是那些被送回家的小孩,又有几个像她家明明一样自觉又聪明,能够好好规划自己学习的?

    她看过新闻报道,没有父母陪伴在身旁,大部分留守儿童混完初中毕业之后都不会继续上学。他们的主流人生方向就是成为跟父母一样的农民工。

    二代农民工的失落比一代更强烈啊。

    老祖宗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