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青春都市>重回80当大佬 > 感言810 大结局(新书《科技之神》已发布)
    我们招收的免学费就读人员範围,主要是经过我们基金会的管理者亲自勘踏过的、来自全国1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两千多个不适宜人类再长期居住、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的最贫困乡、村。

    如果他们的父母愿意走出大山,来吴越和沪江打工,哪怕他们不具备申请暂住证的最低人才准入条件,只要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在本地谋到生,有相应的证据,他们的孩子就可以不要户口也不要暂住证,直接在我们捐建的学校念书——

    当然,前提是学校没有招满。与此同时,如果符合条件的学生人数暂时不足,我们也会先放宽条件,录取那些非‘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入学,这只是一个优先顺序上的排序……”

    顾骜当着围观大众,把他的设想侃侃而谈说了一遍,一看就是非常实事求是,非常务实的,一点虚头巴脑的面子都不追求。

    公立学校后来招生也要先优先表一生表二生,人口太多的话往外挤。顾骜既然是出钱的,也按照他的期望排个一二三四,并不过分,也没人能因为占不到便宜而闹事。

    1994年下半年,国内整体的民工潮和跨省务工规模,也终于到了上亿人次的规模,虽然跟二十几年后五六亿的流动相比,依然只有20%,可也算是为顾骜和任雨琴的这番事业,提供了运作的意义和空间。

    天鲲、王安这些公司本身不可能招聘那么多低学历人才,但是提供配套服务的公司却可以。

    马风的阿狸巴巴“出口转内销”、在美国抢下了电商的吃螃蟹机会后,也杀回国内,自然要自建物流。

    在那些没有技术含量、只要吃苦耐劳的岗位上,以临时工合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签一些极度贫困山区的劳工,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为了防止社会的不公平,这种优先也不是随便适用的。

    阿狸巴巴和天鲲等公司,在顾骜的指示下,是这样操作慈善公益的:对于来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极度贫困地区的劳工,要想被优先录用,必须是整村或者至少整组都迁出来,愿意将来不再给国家和社会制造扶贫负担,那才会享受这个优先权。

    换句话说,一个村子里有一两户钉子户死活不肯离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极端恶劣环境,非要扎在那儿,那么至少同村组的人都享受不到优先权。

    这也不是株连,因为顾骜本来就是捐钱做善事,他有权选择把钱给什么人。

    他既然是吴越人,是实事求是的实干注意慈善家,就不会想着去什么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盖希望小学刷名声。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定位,他这辈子没法做全国性的慈善家,因为他不了解内地,幸好他也不当官,不管事,他的不了解也不至于造成损害。

    大不了不了解就少做一点善事——不是减小规模,而是压缩自己做善事覆盖的範围,别超出自己的能力和认知边界去想当然。

    这就足够对得起天地良心了。

    “顾老闆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真心是做实事儿的。”

    “顾老闆说他尊重人人平等,这不是一句口号,他是真的一辈子在坚持。不是为了打击那些谄媚消费者的竞争对手才说说的。”

    “看看人家公司的快递员,有人力资源想搞累进位诱导违反交规的kpi考核制度,就被顾老闆直接开除了,有良心呐。”

    “跟着顾爷干必须要努力,加班,好好乾,不然对不起良心。”

    顾骜其实也没提什么996,但是在钱塘和沪江,自发996的人很多,真不是顾骜唆使的,只是他们被顾骜的人格能量感化了。

    “尊重人的价值,不要老是想着在没人看见的阴暗角落用尊严换钱,再到大庭广众的地方花钱买尊严。明白这个道理,很多生意其实有我没有一个样,可惜那么多人就是达不到我这个境界,唉。”

    一连串的开学揭幕典礼后,闲下来的顾骜,忍不住对任雨琴说了这样一番意味深长劝慰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