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先生!”舅娘几人连忙围上去把人拦住:“我们家宝儿可一直听话的不得了,这一定是哪儿有误会。我们家宝儿天天去学堂,怎么会没有去呢?再说了,他前几日还问我要银子,说是要去买书读,他这么用功,是要考功名的人啊!”

    先生挣开众人的手,一指张二宝:“你们倒是自己问他!”

    表哥正在偷偷往盘子里伸手,被众人一看,手中的肉没抓稳,掉回到了盘子里。

    舅娘连忙拉了他一把:“宝儿,你自己说。”

    二表哥缩了缩脑袋:“说……说什么……”

    张家人对他那样了解,一看他这样子,哪里还不清楚。舅娘立刻拽住了先生:“先生,我们宝儿知道错了,你就放过他这一回,我们家宝儿可是要考功名的人,他要做大官的啊!我们交了银子,银子都给了,他这学堂就必须读!”

    先生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钱袋,丢到了她的怀里。舅娘手忙脚乱去接,先生趁机离开。

    可张家人哪里肯这样算了。

    妙妙缩了缩脑袋,躲回了自己的小破屋里,拍着自己的肚子,庆幸地想:还好今天先生来的晚,要不然她也得跟着饿肚子了。

    妙妙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听着吵闹声从窗户缝里传进来,她闭着眼睛等了许久,还没有等到先生从张家人的拉扯之中突围。

    妙妙又爬了起来。

    她推开窗户,往堂屋看了一眼,人影绰绰,妙妙伸手推了大黄狗一把,大黄黑黑的圆眼睛在昏暗的屋中泛着湿润的水光。

    “大黄。”妙妙用气声说话:“去帮先生。”

    大黄狗汪呜叫了一声,从窗户那跳了出去。

    它的身体躲在阴影里,悄悄靠近了堂屋,在众人浑然不觉时,忽然发出一道石破天惊的“汪汪汪汪汪!”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连舅娘等人都下意识地松了手。

    趁这机会,先生立刻脱身而出,提着灯笼匆匆忙忙跑走。眼看着那一点澄黄的灯火消失不见,妙妙才抱住跑回来的大黄狗,心满意足地躺了回去。

    有表哥那么大的事情在前面,便是舅娘此时也无心来追责妙妙。先生走了,可张家的吵闹声却没停下,一直到了后半夜,那些声音才没了。

    第二天,妙妙起来时,干什么都小心翼翼的。

    舅娘黑着脸,对她更加挑剔,就是炉灶里的火烧的又猛又旺,还要骂她浪费柴火,动作磨叽,若非是妙妙躲得快,恐怕又得挨她的巴掌。这一整日,张家都笼罩在阴郁的气氛之中,张二宝被学堂退学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就连在镇上的大表哥也赶了回来。

    妙妙抱着大狗坐在门槛上,听张家人坐在一块儿抱怨。

    “那先生也实在是太仗势欺人,我们这银子都交了,宝儿读书读得好好的,偏偏就让宝儿退学了!”舅娘抱怨说:“日后若是耽误了我们宝儿考功名,他赔得起嘛!”

    大表哥问:“先生说的可是真的?二宝真的逃学了?”

    二表哥支支吾吾:“这……上学哪有什么意思?”

    舅娘忙问:“前些日子,你不是还要买书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