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说屋>仙侠修真>从酋长到球长 > 第十一章 育种的可行性报告
    族人现在的观念简单粗暴:大的、多的就是好。

    一株麦穗如果真能有二十粒麦子,那么同样的一筐麦穗就能多出来不少可以蒸煮的食物,这个道理很简单。

    陈健既然说可以,族人们当然相信。

    然而还有一些人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即便陈健讲的故事和神话,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灌输着人才是万物之灵的道理,可一些人还是觉得冥冥中有种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在控制着一切。

    就像是人有两条腿、猪有四条腿、天热的时候开花、天冷的时候枯萎……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上天都已经注定好的事情。

    可如今陈健却说要有一天让原本十粒的小麦变成二十粒,这些人略觉的有些可怕,他们不明白他们在怕什么,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或许用奇幻些的说法,用族人无法总结的说法,就是凡人涉足了神的领域,打乱了神定下的秩序。

    陈健虽然说得豪气,却也知道育种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成功。

    比如小麦,原始的小麦只是普通的二倍体植物,和人一样,染色体是配对的。

    用简单和不恰当的说法,好比单眼皮双眼皮,a和a配对,生娃的时候减数分裂,精细胞和卵细胞把aa这一对儿分开,再与异性的细胞组合。

    而陈健前世吃的小麦,实际上是六倍体,通俗地讲它体内的基因对是a1、a2、a3配上a1、a2、a3。

    原始的aa小麦种子较少,长得可笑,分蘖能力差,结实率不高。

    有一天或许一场春霜,因为寒冷诱导了它的染色体加倍,变成了a1、a2配a1、a2,这就是四倍体小麦。

    这个四倍体小麦变得粗壮了,结出的种子多了。

    某次偶然,它可能和野生节节麦、黑麦之类的远亲又杂交了,这些远亲都是二倍体,而它是四倍体,所以碱基配对不完美,形成了三倍体种子。

    必须是偶数对的基因对才能繁育后代,因为奇数对在分化成精卵细胞后没办法完美契合。

    这个三倍体植株能够发芽,能够生长,能够开花,能够长出穗,但唯独是不孕不育的,穗里面没种子。有点像是马和驴生出的骡子,但还是有点不同。

    本来这种不孕不育的种子是不可能有后代的,然而大自然的奇迹又一次出现,充当了妇产医院的角色。

    这些原本不育的种子可能又经历了一场春霜,或者被火烤了或者被什么毒气熏了,总之它的染色体又加倍了,由三倍体变成了六倍体。

    大自然治好了它的不孕不育,也赠送给它更多的异源基因,让它长得更壮、结的果实更多。

    因为小麦是雌雄同株,大部分情况是自花传粉,这种天然的杂交不知道古人选育了多少代;而因为春霜秋寒之类导致的染色体加倍,更是偶然中的偶然。

    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麦子的穗更大、分蘖能力更强,他们不知道这些麦子已经被大自然不经意间改造过了。

    但人们用经验保存下来了这些麦子作为种子,一代代繁育下去,最终铺满了整个世界。